在老汉口,挑选寿材有着一定的文化和习俗。以下是一些关键点:

1. 木料的选择
在老汉口,选择寿材的木料是非常讲究的。一般来说,棺材的木料选择有一柏二杉三梓桃,槐桑枣榆是中流,楝树不做寿材用,杂木枹桐次杨柳的说法。也就是说,棺材的木料首选柏木,其次是杉木,再次是梓木,然后是桃木,槐木、桑木、枣木、榆木居中,而楝树则不用于制作寿材,杂木和枹桐次于杨柳。
2. 寿材的制作工艺
在老汉口,制作寿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,需要专门的木匠来进行。这些木匠被称为“斜木行”,他们专门制作轻重寿材。制作过程中,棺材外边都会涂上黑漆,并用金色在两帮上画上二十四孝或八仙庆寿等图案。一般只在棺材头里画上一个圆寿字,周围有五只蝙蝠,谓之头顶五福捧寿,后边画上莲花,谓之脚口莲花。
3. 寿材的选择
在老汉口,选择寿材时有很多讲究。一般来说,寿材的数量应该是单数,例如3、5、7、9、15等奇数,忌偶数。这是因为人们认为单数可以带来好运,而双数则可能会带来不幸。此外,寿材的材质一般以棉织品为主,不宜使用动物毛皮或缎子。这是因为民间传说,如果死者身上披着兽皮做的寿衣,来世就会转生为动物,后代也会因此受苦。
4. 丧事的风俗
在老汉口,丧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活动。在过去,人们会在丧事中展示他们的财富和社会地位。例如,葆和祥沙号老板毛树棠的母亲去世时,他不惜重金,耗资万元大办丧事,仅购置棺木就花去5000块大洋。这种风气直到新中国建立后才被刹住。然而,这种奢华的丧事实际上违背了厚养薄葬的古训,不如及时行孝。
总的来说,选择寿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,需要考虑到木材的选择、制作工艺、数量和材质等多个因素。同时,也需要了解当地的丧事风俗,以便更好地进行选择。